Audi 瞄準北美市場 考慮設廠

Audi 瞄準北美市場 考慮設廠

福斯汽車旗下的 Audi 正在評估是否在北美設立新廠。這項決策的籌備工作預計在今年秋天啟動,並在年底前做出最終決定。Audi 執行長葛諾特·多爾納(Gernot Döllner)在接受《法蘭克福匯報》採訪時表示:「美國是 Audi 的成長潛力市場。我們認為在當地設廠並非要取代現有的生產線,而是為了擴大產能。」

墨西哥廠將繼續扮演重要角色

目前,Audi 銷往美國市場的主力車型 Q5 是由墨西哥廠生產,但卻面臨高額進口關稅問題。對於未來各車型將在哪個工廠生產,福斯集團內部有多種方案正在討論。多爾納強調:「我們在規劃產能時,會持續將墨西哥廠納入考量。」

組織變革提升效率 概念車開發加速

為了提升德國廠區的運作效率,Audi 已對管理層進行了全面調整。多爾納表示,這也是新發布的「Audi Concept C」概念設計工作室能比以往更快投入開發的原因。雖然開發時程無法像在中國推出的 Audi E5 Sportback 那樣達到驚人的 24 個月,但多爾納指出:「在中國,整個產業的節奏完全不同,所以才有可能。不過,透過我們的最新車型 Audi Concept C,現在我們在德國的開發速度也已大幅提升。」

全新設計語彙與 TT 精神的延續

在前首席設計師馬克·利希特(Mark Lichte)離職一年多後,馬西莫·弗拉斯切拉(Massimo Frascella)接任了首席設計官一職。Audi 希望藉由這位新的創意總監,在不犧牲品牌核心的前提下,建立全新的品牌設計風格。弗拉斯切拉上任後的首件作品,便是這款可能成為停產車型 TT 繼任者的電動敞篷跑車「Concept C」。

新車最顯著的設計變革是其被稱為「Vertical Frame」的全新車頭設計。靈感來自 1936 年的 Auto Union Type C 和 Audi 第六代 A6,新的水箱護罩明顯變窄,並採用垂直框架和大量垂直格柵。

800V 高電壓技術與創新車頂設計

這款新車的整體視覺效果讓人聯想到 Jaguar Type 00。然而,與英國車型相對平面的設計不同,Audi 的車頭呈現出更為尖銳的收攏,使得整體設計更具協調性。車身側面有一條醒目的腰線貫穿始終,與乘客艙區域的柔和曲線形成鮮明對比。值得一提的是,這也是 Audi 史上首款搭載電動硬頂的車型。

此外,Concept C 也首次搭載了全新的燈光設計語彙。儘管 Audi 在新一代車型中才開始使用主動式 OLED 技術,但 Concept C 的前大燈和尾燈都採用了由四個水平發光元件組成的全新標誌。特別是尾燈,讓車尾看起來寬闊而結實,隱約帶有電影《機械公敵》中 Audi RSQ 的影子。

內裝設計以駕駛為中心 體現極致工藝

《AUTO BILD》雜誌已親身體驗了這款概念車的內裝。座艙由簡潔的幾何線條構成,巧妙地將駕駛置於核心位置。陽極氧化鋁按鈕與被 Audi 稱為「Audi Klick」的觸覺反饋設計(指按鈕與旋鈕所發出的聲響與觸感回饋),都展現出極高的質感。對於這些由實心金屬銑削而成的按鈕與控制器,其觸感令人印象深刻。

整個內裝採用全無皮革材質,給人一種清新感。儘管座椅相對偏硬,但絲毫不影響乘坐舒適度。特別是蓬鬆的地毯,讓整個車艙氛圍顯得溫馨而宜人。此外,座艙內的配色也與車身外觀的「鈦金」色相呼應。

搭載 PPE 平台 實現輕量化

在技術層面上,Concept C 採用了與 Audi Q6 e-tron 和 Porsche Macan Electric 相同的 PPE(Premium Platform Electric)電動車平台,並配備了 800V 高電壓技術。然而,與其他高性能電動車不同的是,Concept C 的車重僅有 1,690 公斤,這將在實現輕量化的同時,確保即使在較低性能下也能維持同樣的駕駛樂趣。